網祭

< 網祭 >

恭喜畢業

最近的文章幾乎都是前一天寫好,第二天定時發布,心里有個底第二天還可以睡到自然醒。
不過最近想要睡好覺但是又輾轉反側失眠焦慮的大有人在。裁員潮終究還是來了——特別是在Q1結束之後,能不能給一整年的KPI帶來希望,基本上就指望Q1有沒有一個好的開始。有趣的是,在日本Q1結束才算是過去一整年的結束,從Q2開始,才會算成是今年的開始。也就意味著,沒有價值的老員工將在這個節點被淘汰,新鮮的血液將在Q2正式加入團隊。
前段時間中國幾個大廠裁員的消息終於被爆出來,當然在中國不能說是「裁員」,而得用「畢業」或是「向社會輸送人才」這樣的說法來重新定義。就跟疫情反彈下的上海決定要「全域靜態管理」一樣,只要不說出那兩個字,不僅面子留住了,還能給人留下更多的可以去解釋和胡謅的余地。同樣還有些仿佛「皇帝新衣」的辭藻,每一個都值得玩味和細品:「失蹤」應改為「失聯」,「空難」應改為「航空意外」……
詞是好聽,但災難依舊。
不過京東用「畢業」代替「裁員」並不是最初的創始人,我記得上一次用「畢業」遣散員工的是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的Ayawawa。因為她宣揚的畸形女性價值觀,和一貫製造恐慌的邏輯,以及三俗式的諂媚討好被拆穿後,被推上了公序良俗的絞刑架,她的內容、議論和事業都被端掉。她在被打倒之後最一次吸引公眾眼球,是給自己的員工頒發了「畢業證」,上面寫著「可愛的xx同學於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在本校(公司)xxx業學習(上班),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xxx(接受了咪蒙牛逼的培訓),成績合格(完成了令人發指的KPI),年輕可愛(公司必備品格),準予畢業(公司垮了)。」
很顯然,Ayawawa到最後並沒有覺得自己是因為「做了錯事」而被打倒——不過反過來想,認為她「做了錯事」的人也沒辦法覆蓋和代表所有人——畢竟到最後,Ayawawa的那套理論和邏輯還被很多人所贊同,若不是這樣她也不能在群魔亂舞的互聯網時代賺足了很多人的目光。很顯然,她給員工頒發的這本「畢業證書」更多是一種對自己被「定義」的不認可,甚至還有一絲諷刺的意味。當然,也得看從哪個角度來說,認為她沒死透的覺得她是在嘩眾取寵,認為她的價值還會被發現的覺得她這是又立下了一份戰書。
相比之下,京東的「畢業證」如果要朝著「諷刺」的意味去理解,確實顯得我東哥太小氣了,畢竟他當年可是揚言自己不會拋棄京東的任何一名弟兄——當然,現在也不算是拋棄,因為畢竟是「畢業」。京東的「畢業證」更多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安撫,跟那些禁忌詞一樣,只要不提就不會傷害到別人,換個好聽了,說不定大家也會淡化掉事件本身帶來的痛楚。很可惜的是,在外人看來,東哥違背自己承諾的「畢業證」在外人看來簡直就是種對員工的羞辱,倒像是一部現實意義的諷刺小說,這三個字簡直讓中國2022年的裁員潮達到了意想不到的高潮。
詞是好聽,但人賤無敵。
開始500日堅持寫作以來,我好像很少討論「疫情」,從2019年底開始(哦對了,疫情到底是從哪個時間節點開始的,到現在都各有說辭),已經持續了快3年的疫情,好像已經變得習以為常了。今年年初的這波反彈本來也是可以預見的,只是大家都被罩在了那些太過美好的詞匯和數字里了,以至於還出現了「因為病例不夠所以研發進度緩慢」的凡爾賽。
如果說新冠病毒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變異,但我覺得它變異的速度還是不及中國官媒所造的「新詞兒」。大概是覺得「封城」讓人恐慌,所以它就不停地變形,但它本身指的是什麽,只要不點破就行。此前還看到有網友在感嘆,說自己的論文要是有這群人「創造新詞」的能力,查重率就不會這麽高了,就能順利畢業了。
不過我倒是畢業了——從「疫情」畢業了。每天看到的那些狗屁倒竈的新聞,也早就習慣了,甚至還對有些司空見慣的新聞開始有了別樣的「會心一笑」。事還是那些事,但是詞倒是一天一變,如果硬要我找出唯一能表揚的點,大概只能說這些詞兒真的越來越有人情味了。這大概得讓那些考過公務員考試的人來理解其中的巧妙,就如同公務員考試里的那些在圖形里找規律的題目一樣,這些詞與詞之間看上去完全不同,但是又能找到精彩絕倫的聯系——我現在終於明白,行測題里那些看上去無關緊要、好像公務員根本就用不上的圖形規律題,到底有什麽用了——原來就是培養他們都能擁有這種創造「新詞兒」的能力。
詞是好聽,且贏到麻痹。
    哦不對,我好像寫過一篇關於疫情的寓言故事,只不過我沒有直接寫疫情本身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