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祭

< 網祭 >

    追溯了一下,為什麽會有這個復製粘貼的內容,是因為有人在群里說「框自己的男友睡覺」,我復製了這個字,想表揚這是一句非常地道的重慶話用詞。所以「框」才會被留在復製粘貼的記錄里。
顯然,這個「框」其實並不是個名詞,而是一個不太好表述清楚的動詞。在川渝地區,「框」指的是父母在哄嬰孩睡覺時,會輕拍嬰孩的後背或手臂,讓嬰孩能快速入眠。原本「框」的目的,是給嬰孩模擬還在母親子宮里,聽到母親心跳時的狀態,好讓嬰孩安心入眠。
以前語文老師給學生舉過一個例子,說人的感情就是一個空紙箱,只有當往里面放東西之後,才能從箱子里面拿出東西。我一直覺得這句話存在一個致命問題——放進去的東西到底是屬於誰的?如果對方是一個只會索取的人,那這個箱子永遠都不會剩下什麽東西。因為一切的討論,都是建立在兩個人都是願意付出的人,他們願意往箱子里面放置東西,但這些東西沒人再拿走,是不是剩下的又都是垃圾?
我後來跟語文老師討論過這個話題,給她舉了另一個例子——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,不應該是一個紙箱子,而是一個「框」,這個框可以容納任何實際存在的,也可以容納虛擬存在的事物,對自己是「框」的名詞,可以去評價別人的好壞,對別人是「框」的動詞,可以去安撫別人的資本。
主要是我見過太多習以為常的例子。一開始,一個人只是出於好心,給予另一個人一定的幫助。但久而久之,一定會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——被給予的一方,開始在意對方給予的東西是不是自己想要的。有的人會覺得很麻煩,有的會因為自己度過了難關覺得不再需要別人的給予,也有的開始變得欲壑難填,甚至開始在心里指責為什麽對方給予的東西不是自己切實想要的。
所以我才說人與人之間的是「框」而不是紙箱。因為紙箱一定有它的極限所在,裝不下了,如果不拿出東西,就不可能再放進去想要放進的東西。如果把這個紙箱換成了框,它就變成了一種範圍,而這個範圍會隨著放進去的東西多少,而無限擴張。為了證明我的論調,我舉過一個例子。
那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,我都只能穿家中兄長留下的衣服。送衣服的人覺得他們家空間不夠,扔了又可惜,所以就寧願把衣服給「有需要」的人。結果我家也是空間不夠,還不舍得扔東西的,就只能再把衣服淘汰給家里別的親戚小孩,被我們給予的家庭,有時候也會自嘲說家里太小了,很多東西都舍不得扔掉。你可以簡單地理解成一條河流,有兩道閘口來控製水流,而我家應該就屬於兩道閘中遊的人工湖區域。
後來,原本給予衣服的家庭換了更大的房子,他們的家里能塞下更多的舊衣服,也因為「上遊家庭」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,身材版型基本上也定了型,但「中遊家庭」的我到了成長發育最快的年紀。有趣的是,「下遊家庭」也換了更大的房子,他們也能塞下更多的舊衣服。但問題出在了我所在的「中遊家庭」,我們不再被給予,但「下遊家庭」已經把孩子們之間淘汰衣服的規則當成是「應該」的事情。久而久之,「下遊家庭」也會有想法,怎麽每一年都會給一次衣服的規則怎麽就沒人遵守了。
這時,中國人愛面子的一面就展現了出來。「下遊家庭」索性要臉,所以沒好意思張嘴要東西;「中遊家庭」也一樣,因為自己不再有「上遊家庭」給予的「新衣服」,自己能給予的也不夠了。但是為了維系面子上過得去,「中遊家庭」還是只能淘汰舊衣服,給予「下遊家庭」。
這個時候,語文老師反駁我,認為大家這樣墨守成規的規矩本來就沒有強製性,如果沒人執行了,那就無須再執行了啊。我問老師:「那櫃子怎麽辦,原本每年都可以塞滿的櫃子,突然空出了一半。」語文老師顯然沒有聽懂這個問題,她反問「櫃子沒塞滿就沒塞滿啊。」
「但是他們為了能容下更多的衣服,買了更大的衣櫃啊。」
顯然,那個時候我用了偷換概念的方式,是因為為了容下更多的衣服,提前到了買大櫃子之前了。但語文老師並沒有聽出這里面的邏輯,她問我:「為什麽人們不願意自己去填滿櫃子。」
「你覺得呢?」要不是因為我和語文老師關系太好,而且她也習慣我這種挑事兒的性格,換個老師遲早要被我這種陰陽怪氣的交流方式給氣死。
好了好了,我承認,我當時不僅用了偷換概念,還用了以偏概全的邏輯謬論來證明自己的觀點。在這里,我也要深表歉意的道歉和澄清:
    他們並不是一味地索取,是因為我們給得太多了,讓他們不得不一味被索取,而是我們太賤了非要給予東西;
    他們並不是欲壑難填,是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在用同樣的方式給予對方,被給予的人也會有變化、成長、滿足感標準的提高,所以我們有很大的問題,是沒有考慮被給予人切實想要的是什麽。
    他們並不是得寸進尺,是因為我們自以為是,認為被給予人想要某種東西,沒有從被給予方真實的情況去考慮他們到底需要什麽,如果我們一味地給予對方衣服而沒有給褲子,這樣會對別人造成困擾,難道我們要讓他們不穿褲子上街嗎?
    他們並不是不懂得感恩,是因為我們一味地給予,會不停提高他們的「感恩標準」,更多時候我們沒有在人家最迫切需要某件東西的時候,給予及時的幫助。我們一味地給予衣服,對方無須感恩;我們終於給予了褲子,對方也不需要感恩,因為這是我們應該考慮進去的;我們又順帶給予了襪子,對方也不需要感恩,因為襪子比起衣服和褲子,它本身就微不足道。
綜上,錯在「給予方」,自己犯賤,不值同情。